热门搜索
还没有账号? 去注册 >
忘记密码
已有账号 去登录 >
傍晚和朋友到山里的一个村子,快吃晚饭的时候看到了久违的“炊烟”,在树林里,娜娜袅袅地升起,缥缥渺渺地散去。那种远离都市的若即若离,随风而逝, 温馨而安静。
也许,那才是所谓岁月静美吧。
突然想起有天一个大学教授问我,你觉得城里的孩子能理解“炊烟袅袅”是啥样子吗?我突然有点短路。
我说,如今,可能村里的孩子都无法理解炊烟袅袅,因为大多数的村子都已经用上煤气,至少用上沼气了吧。
我这个森林里来的孩子,都已接近老人了,也都快忘了炊烟袅袅的样子,城里的孩子怎么会有概念?今天突遇袅袅炊烟,都市里躁狂的灵魂似乎得到一丝慰藉。
城里的孩子接触的都是奥数、钢琴、击剑、芭蕾、拉丁。自然离他们那么遥远, 人类活动与自然构成的很多美景都已然成为久远的历史了。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样美不胜收的诗句,估计被语文老师拆解得七零八落,没法让孩子们领会其中的美妙。
城里的父母对孩子除了要考 100 分,就是怕他捧在手上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然后就剩下一个礼拜 7 个培训班了。
离自然越来越远,当然不知道“炊烟袅袅”为何物,更不知道炊烟袅袅的美感。
在城市“现实主义”的熏陶下,“审美情感”是没有“实用价值”的,而审美情感却需要培养,没有用,培养得干什么呢?这或许是城市思维。
炊烟袅袅其实是人类生存的婀娜多姿。它发于人类,成于自然。自然才是最美丽的。
童话画册里有太多的烟囱,但城里的孩子们以为那下面的屋子里只住着白雪公主和丹麦人的壁炉。
文章评论
3172197633
15515213891
itsuccess@163.com